吞食三口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陈仲子岂不廉士哉!居于陵,三日不食,耳无闻,目无见也。井上有李,螬食实者过半矣,匍匐往,将食之,三咽,然后耳有闻,目有见。”后以“三咽”作为求食以存活的典实。
吞食三口。
引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陈仲子 岂不廉士哉!居 於陵,三日不食,耳无闻,目无见也。井上有李,螬食实者过半矣,匍匐往,将食之,三咽,然后耳有闻,目有见。”
后以“三咽”作为求食以存活的典实。 唐•柳宗元 《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》:“退想 於陵子,三咽资李螬。”
宋•苏轼 《和陶饮酒诗》之十一:“三咽初有闻,一溉未濡槁。”
三咽是一个汉语词汇,读sān yān ,出自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,它的意思是吞食三口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忆诗词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egushici.com/cidian/3255594/